深蹲、臥推、硬舉、肩推,訓練課表中,是否就是這幾項交替
狀況允許,重量往上加點;力竭或疼痛不適就往下遞減
但關於訓練的課表還可以有什麼呢?
一、關於矯正訓練
目前有許多相關認證有厲害的動作檢測及矯正,
但今天討論的僅於平時常見常用的方法
矯正訓練,顧名思義就是矯正訓練(喂!)
也可以說是修正動作缺陷的練習;
根據身體訓練時表現出的不足,加以放鬆伸展或誘發用力。
所以矯正訓練也可以是伸展、暖身、單關節誘發肌群、動作穩定控制等;
並非什麼了不得的物事。
在正確搭配使用下;
或能助於提升運動表現、避免訓練時的關節不適、執行更高品質的動作。
實在是— 居家旅行,殺人滅口 訓練暖身,課表安排
二、什麼時候需要矯正訓練?
在多數情況下,用於動作執行品質不佳的當下;針對判斷推測的問題加以調整。
如建構正確的呼吸模式,啟動深層核心以穩定脊椎中立;
用蚌殼式、髖外展內收等臀部動作,修正深蹲的膝內夾及臀部感受;
用Y字飛鳥誘發斜方、菱形肌,穩定上肢訓練的肩關節;
等以任何方式來幫助順利完成動作。
當然判斷推測問題所在則是另一門高深學問。
三、關於矯枉過正
矯正的目的最終是為了訓練品質而生。
故最終目的仍是回歸訓練,藉此增加肌肉、提升肌力
而非讓低壓力低強度的調整練習佔去大部分課表
訓練到頭來,看的還是在5年、10年後你的體態外型、最大肌力、健康強壯
如果時間過去,身體卻無進展,那過去這段訓練究竟為何而生?
四、結論
動作的品質幾乎是訓練的重點,有好的品質才能有效率且練得長久;
先擁有局部肌力穩定(包含穩定脊椎中立的能力),再進入大肌群高強度的訓練,
如果光是練習死蟲式、平板式,都會死命憋氣才能穩定,那訓練風險自然上升。
(對,我就是只會小畫家Q_Q)
BUT!人生最迷人也最可惡的就是這個BUT!
矯正訓練不是什麼神奇的絕招,不會因為安排矯正訓練,就練出馬甲線人魚線三條線
想蹲得更重、推得更強還是要安排好課表。
矯正訓練也沒有醫療效果,有傷還是要看醫生,有病就要吃藥。
發哥說的要聽(誤)
PS、運動一定有風險,每人身體有奇有怪,訓練前請先詳問優秀教練群。
By 潘KK